【吽】读ōu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。 吽的意思是: [ ōu ] 〔~牙〕狗争斗的声音。亦作“吽呀”。 [ hōng ] 佛教咒语用字。 [ hǒu ] 古同“吼”。
【吼】读hǒu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木。 吼的意思是: 1.(猛兽)大声叫:牛~。狮子~。 2.发怒或情绪激动时大声叫喊:狂~。大~一声。 3.(风、汽...
【吻】读wěn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金。 吻的意思是: 1.嘴唇:接~。唇~。 2.用嘴唇接触人或物,表示喜爱。 3.动物的嘴,也指低等动物的口器或头部...
【吺】读dōu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。 吺的意思是:
【吹】读chuī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金。 吹的意思是: 1.合拢嘴唇用力出气:~灯。~一口气。 2.吹气演奏:~笛子。 3.(风、气流等)流动;冲击:...
【吸】读xī,笔画有6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金。 吸的意思是: 1.生物体把液体、气体等引入体内(跟“呼”相对):呼~。深深地~了一口气。 2.吸收:~墨纸。~...
【吷】读xuè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。 吷的意思是: [ xuè ] 如口吹物发出的小声音:“吹剑首者,~而已矣。” [ chuò ] 古同“啜”,饮;喝。 [ j...
【吵】读chǎo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金。 吵的意思是: [ chǎo ] 1.声音杂乱扰人:早被~醒了。 2.争执;争吵:~架。~嘴。 [ chāo ] 〔吵吵〕...
【吴】读wú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木。 吴的意思是: 1.周朝国名(?—前473)。在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一带,建都于吴(今江苏苏州)。公元前473年为越...
【吲】读yǐn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土。 吲的意思是:
【吱】读zī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金。 吱的意思是: [ zī ] 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:老鼠~~地叫。 [ zhī ] 形容某些尖细的声音:嘎~。咯~。车...
【吰】读hóng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。 吰的意思是: 见〔噌吰〕
【启】读qǐ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木。 启的意思是: 1.打开:~封。~门。某某~(信封上用语,表示由某人拆信)。 2.开导:~蒙。~发。 3.开始:...
【吮】读shǔn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金。 吮的意思是: 嘬;聚缩嘴唇而吸取:~乳。
【吭】读kēng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火。 吭的意思是: [ kēng ] 出声;说话:一声不~。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儿,你就~一声。 [ háng ] 喉咙:引...
【听】读tīng,笔画有7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火。 听的意思是: 1.用耳朵接受声音:~广播。 2.服从;接受;照办:一切行动~指挥。不~劝告。 3.任凭:~其...
【镋】读tǎng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钅,五行为。
镋的意思是:
古代兵器,跟叉相似。
【蕑】读jiān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。
蕑的意思是:
【徵】读zhǐ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彳,五行为。
徵的意思是:
古代五音之一。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。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(即简谱“5”)。《周禮•春官•大師》:“皆文之以五聲: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”元•關漢卿《單刀會•第四折》:“五音者,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”
1.“征”的繁体字。
2.召集:“徵兵”。《史記•卷一•五帝本紀》:“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,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。”
3.責問、詢問:“徵詢意見”。《左傳•僖公四年》:“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徵。”明•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•卷九上•滇遊日記十》:“即徵其地名,據云:為鳳田總府莊。”
4.驗證、證明。《論語•八佾》:“夏禮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。”
5.公開尋求、招請:“徵婚”、“徵文”、“誠徵女工”。
6.課取、收取:“徵稅”。《周禮•地官•閭師》:“以歲時徵野之貢賦。”《左傳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布常無藝,徵斂無度。”
7.預兆、跡象:“吉徵”﹑“凶徵”。《史記•卷四•周本紀》:“夫國必依山川,山崩川竭,亡國之徵也。”
8.姓。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。
【蕌】读lěi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。
蕌的意思是:
【蕰】读wēn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。
蕰的意思是:
〔蕰草〕〈方〉水生的杂草。可作肥料。
【嶘】读zhàn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山,五行为。
嶘的意思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