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暏】读dǔ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暏的意思是:
【暎】读yìng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暎的意思是:
【暍】读yē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暍的意思是: 中暑。
【暌】读kuí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木。 暌的意思是: (人跟人或跟地方)隔开;分离:~离。~隔。~违。
【暋】读mín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暋的意思是: [ mín ] 烦闷:“心若县(悬)于天地之间,慰~沉屯。” [ mǐn ] 1.强横;顽悍:“~不畏死。”...
【暈】读yùn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暈的意思是:
【暇】读xiá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木。 暇的意思是: 没有事的时候;空闲:无~兼顾。自顾不~。
【暄】读xuān,笔画有13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金。 暄的意思是: 1.(太阳)温暖:寒~。 2.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:馒头很~。沙土地~,不好走。
【暂】读zàn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火。 暂的意思是: 1.时间短(跟“久”相对):短~。 2.暂时:~停。~住。~行条例。~不答复。工作~告一段落。
【暀】读wǎng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暀的意思是:
【晾】读liàng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火。 晾的意思是: 1.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,使干燥:~干菜。 2.晒(东西):~衣服。海滩上~着渔网。...
【晽】读lín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晽的意思是:
【晼】读wǎn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。 晼的意思是:
【晻】读ǎn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土。 晻的意思是: [ ǎn ] 〔~蔼〕a.昏暗不明,如“日~蔼以西迈。”b.繁盛,如“华盖纷~蔼。” [ àn ] 古...
【智】读zhì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火。 智的意思是: 1.有智慧;聪明:明~。~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 2.智慧;见识:足~多谋。~勇双全。吃一堑,长...
【晷】读guǐ,笔画有12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木。 晷的意思是: 1.日影。比喻时间:日无暇~(整天没有空闲的时间)。 2.日晷。
【噝】读sī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。
噝的意思是:
【髳】读máo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髟,五行为。
髳的意思是:
1.额上头发齐眉的一种发式。
2.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支。
〔覭(míng)~〕草木丛茸、朦胧不清。
【篇】读piān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竹,五行为木。
篇的意思是:
1.首尾完整的文章;一部书可以分开的大段落:~章。《荀子·劝学~》。
2.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:歌~。
3.量词。用于文章、纸张、书页等:一~论文。三~儿纸。
【談】读tán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言,五行为。
談的意思是:
【徵】读zhǐ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彳,五行为。
徵的意思是:
古代五音之一。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。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(即简谱“5”)。《周禮•春官•大師》:“皆文之以五聲: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”元•關漢卿《單刀會•第四折》:“五音者,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”
1.“征”的繁体字。
2.召集:“徵兵”。《史記•卷一•五帝本紀》:“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,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。”
3.責問、詢問:“徵詢意見”。《左傳•僖公四年》:“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徵。”明•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•卷九上•滇遊日記十》:“即徵其地名,據云:為鳳田總府莊。”
4.驗證、證明。《論語•八佾》:“夏禮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。”
5.公開尋求、招請:“徵婚”、“徵文”、“誠徵女工”。
6.課取、收取:“徵稅”。《周禮•地官•閭師》:“以歲時徵野之貢賦。”《左傳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布常無藝,徵斂無度。”
7.預兆、跡象:“吉徵”﹑“凶徵”。《史記•卷四•周本紀》:“夫國必依山川,山崩川竭,亡國之徵也。”
8.姓。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。
【隦】读pí,笔画有15画,部首是阝,五行为。
隦的意思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