猛犸
【犸】读mǎ,笔画有6画,部首是犭,五行为水。
犸的意思是:
【菛】读mén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。
菛的意思是:
【焌】读jùn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火,五行为。
焌的意思是:
用火烧。
1.在火焰上将物引燃。
2.把燃烧物燃着的一端弄灭。
3.一种烹饪方法。油锅热后放进调料,继续加热,最后放进原料快炒。多用来做蔬菜,能使菜保持原色和鲜嫩。
【萚】读tuò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。
萚的意思是:
从草木上脱落下来的皮或叶。
【蛉】读líng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火。
蛉的意思是:
1.见〔白蛉〕
2.脉翅目昆虫。如草青蛉、粉蛉等。
【猗】读yī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犭,五行为土。
猗的意思是:
1.美好盛大的样子。晉•陸雲•《高岡詩四首之一》:“瞻彼高岡,有猗其桐。”
2.助词。犹“兮”。相当于“啊”,用于句末,表示语气。《詩經•魏風•伐檀》:“坎坎伐檀兮,寘之河之干兮,河水清且漣猗。”
3.叹词。常用于句首,表示赞叹。相当於“啊”。《詩經•齊風•猗嗟》:“猗嗟昌兮,頎而長兮。”唐•王維《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逍遙谷讌集序》:“猗哉至理之代也!吾徒可以酒合讌樂,考擊鍾鼓。”
4.姓。如春秋時魯有猗頓。
1.加,超越。《詩經•小雅•巷伯》:“楊園之道,猗于畝丘。”
2.依靠。通“倚”。《詩經•小雅•車攻》:“四黃既駕,兩驂不猗。”孔穎達•正義:“兩驂之馬不相依猗。”
3.牵引,束而採之。通“掎”。《詩經•豳風•七月》:“蠶月條桑,取彼斧斨,以伐遠揚,猗彼女桑。”
【唼】读shà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金。
唼的意思是:
〔唼喋〕拟声词。鱼、鸟等吃东西的声音。喋(zh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