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鱽
【鱽】读dāo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鱼,五行为。
鱽的意思是:
古书上指身体形状像刀的鱼,如带鱼、鲚(jì)鱼。
〈名〉
即刀鲚 。鲚属的一种鱼,体侧扁,尾部延长,银白色,口大,端位,春夏集群溯河产卵,产卵后返回海中
【艽】读jiāo,笔画有5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木。
艽的意思是:
[秦艽]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宽而长,根可药用,主治风湿痛。
1.远荒:~野。
2.禽兽巢穴中的垫草:“禽兽有~,人民有室”。
【节】读jié,笔画有5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金。
节的意思是:
1.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:竹~。关~。
2.段落:章~。
3.量词。表示分段的物体:两~烟筒。
4.节日;时令:国庆~。清明~。
5.事项:礼~。细~。
6.限制;俭省:~制。开源~流。
7.删略:~本。~录。
8.操守:~操。晚~。
9.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:持~。
10.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。每小时航行1海里(约合1.852千米)称为1节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。
〔节骨眼儿〕〈方〉比喻紧要的、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。骨(gu)。
【龙】读lóng,笔画有5画,部首是龙,五行为火。
龙的意思是:
1.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,身体长,有鳞,有角,有脚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降雨。
2.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,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:~颜。~廷。~袍。~床。
3.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:~舟。~灯。~车。~旗。
4.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,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
5.姓。
【旦】读dàn,笔画有5画,部首是日,五行为火。
旦的意思是:
1.天亮的时候;早晨:~暮。~夕。通宵达~。枕戈待~。
2.(某一)天:一~。元~。
3.姓。
4.戏曲角色,扮演妇女,有青衣、花旦、老旦、武旦等区别。
5.旦尼尔的简称。旧时的纤度单位,9000米长的天然丝或化学纤维重量为多少克,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,1旦=1/9特。旧称(dài)。
【丕】读pī,笔画有5画,部首是一,五行为水。
丕的意思是:
大:~业。~变。
【弁】读biàn,笔画有5画,部首是廾,五行为水。
弁的意思是:
1.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帽子。
2.低级武职的旧称:武~。马~。
3.古又同姓卞的“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