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蚕】读cán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金。 蚕的意思是: 1.通常指家蚕。 2.泛指某些能吐丝结茧的昆虫:柞~。蓖麻~。
【蚡】读fén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蚡的意思是: 1.同“鼢”。 2.〔蚡冒〕春秋时楚君名。
【蚨】读fú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水。 蚨的意思是: 见〖青蚨〗。
【蚣】读gōng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木。 蚣的意思是: [ gōng ] 〔蜈~〕见“蜈”。 [ zhōng ] 〔~蝑〕即“螽斯”。
【蚩】读chī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金。 蚩的意思是: 1.无知;傻。 2.古又同“嗤”。 3.古又同“媸”。
【蚓】读yǐn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土。 蚓的意思是: 见〔蚯蚓〕
【蚟】读wáng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蚟的意思是:
【蚧】读jiè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木。 蚧的意思是: 见〖蛤蚧〗。
【蚏】读yuè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蚏的意思是:
【蚝】读háo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水。 蚝的意思是: 牡蛎。
【蚑】读qí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蚑的意思是: 1.(虫子)爬动:“蠉飞蠕动,~行哙息。” 2.一种小虫:“~、蟜、蝼、蚁闻之,拄喙而不能前。”
【蚞】读mù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蚞的意思是:
【蚥】读fǔ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蚥的意思是:
【蚎】读yuè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蚎的意思是:
【蚍】读pí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水。 蚍的意思是: 〔~蜉〕大蚂蚁,如“~蜉撼大树”。
【蚚】读qí,笔画有10画,部首是虫,五行为。 蚚的意思是:
【啛】读cuì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口,五行为。
啛的意思是:
【菖】读chāng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艹,五行为木。
菖的意思是:
〔菖蒲〕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。有香气。根状茎粗壮,可作香料,也供药用。
【袠】读zhì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衣,五行为。
袠的意思是:
【烽】读fēng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火,五行为火。
烽的意思是:
烽火:~燧。
【彫】读diāo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彡,五行为。
彫的意思是:
同“雕”。
【猗】读yī,笔画有11画,部首是犭,五行为土。
猗的意思是:
1.美好盛大的样子。晉•陸雲•《高岡詩四首之一》:“瞻彼高岡,有猗其桐。”
2.助词。犹“兮”。相当于“啊”,用于句末,表示语气。《詩經•魏風•伐檀》:“坎坎伐檀兮,寘之河之干兮,河水清且漣猗。”
3.叹词。常用于句首,表示赞叹。相当於“啊”。《詩經•齊風•猗嗟》:“猗嗟昌兮,頎而長兮。”唐•王維《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逍遙谷讌集序》:“猗哉至理之代也!吾徒可以酒合讌樂,考擊鍾鼓。”
4.姓。如春秋時魯有猗頓。
1.加,超越。《詩經•小雅•巷伯》:“楊園之道,猗于畝丘。”
2.依靠。通“倚”。《詩經•小雅•車攻》:“四黃既駕,兩驂不猗。”孔穎達•正義:“兩驂之馬不相依猗。”
3.牵引,束而採之。通“掎”。《詩經•豳風•七月》:“蠶月條桑,取彼斧斨,以伐遠揚,猗彼女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