牯牛,骚牯,牯犀,羊牯,水牯,猪牯,牯子
【牯】读gǔ,笔画有9画,部首是牜,五行为木。
牯的意思是:
牯牛。
〈名〉
母牛 。俗称阉割过的公牛 。亦泛指牛。
如:牯子(牯牛。阉割过的公牛。多泛指牛);小孩不爱骑牯牛
【动】读dòng,笔画有6画,部首是力,五行为火。
动的意思是:
1.(事物)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(跟“静”相对):流~。风吹草~。你坐着别~。
2.“働”是“劳动”的“动(動)”的异体字。
3.改变(事物)原来的位置或样子:搬~。挪~。改~。~用。兴师~众。
4.使用;使起作用:~笔。~手。~脑筋。
5.触动(思想感情):~心。~怒。~了公愤。
6.感动:~人。不为亲情所~。
7.吃;喝(多用于否定式):这病不宜~荤腥。他向来不~酒。
8.动不动;常常:~辄得咎。影片一经上演,观众~以万计。
【扩】读kuò,笔画有6画,部首是扌,五行为木。
扩的意思是:
放大;伸张;推广: ~音器。 ~充。 ~散。
【并】读bìng,笔画有6画,部首是丷,五行为水。
并的意思是:
1.合在一起:归~。合~。把三个组~成两个。
2.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:~蒂莲。我们手挽着手,肩~着肩。
3.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,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:两说~存。相提~论。
4.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,略带反驳的意味:你以为他糊涂,其实他~不糊涂。所谓团结~非一团和气。
5.并且:我完全同意~拥护领导的决定。
6.用法跟“连”相同(常跟“而”、“亦”呼应):~此而不知。~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。
山西太原的别称。
【舌】读shé,笔画有6画,部首是舌,五行为金。
舌的意思是:
1.像舌头的东西:帽~。火~。
2.铃或铎中的锤。
【收】读shōu,笔画有6画,部首是攵,五行为水。
收的意思是:
1.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;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:~拾。~藏。~集。~篷。衣裳~进来了没有?
2.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:~回。~复。~税。没~。~归国有。
3.获得(经济利益):~入。~益。~支。
4.收获;收割:~成。秋~。麦~。今年早稻~得多。
5.接;接受;容纳:~报。~留。~容。~礼物。~徒弟。
6.约束;控制(感情或行动):~心。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,简直~不住了。
7.逮捕; 拘禁:~监。
8.结束; 停止(工作):~工。~操。~场。
【异】读yì,笔画有6画,部首是巳,五行为土。
异的意思是:
1.有分别;不相同:~口同声。大同小~。日新月~。求同存~。
2.奇异;特别:~香。~闻。
3.惊奇;奇怪:惊~。深以为~。
4.另外的;别的:~日。~地。
5.分开:离~。~爨(亲属分家)。
6.姓。